您当前的位置为: 首页>五华动态>五华要闻
走进昆明五华,见证不可移动的历史

      近期,云南省文物局公布了云南省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名录包含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92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9项,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68项,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308项,一般不可移动文物301项。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这些不可移动革命文物有利于推进红色革命文物数据信息开放共享,推动革命文物类文物保护单位对社会开放,提升革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水平,更好发挥革命文物在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的作用,促进云南省红色旅游、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

现在,和五小布一起来见证这些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的故事吧!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气息十分厚重的五华区,共同领略五华区的历史人文魅力!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2737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市,始建于1907年,1909年重新开学,1935年停办,共办学22期。朱德在其《辛亥回忆》一书中把云南陆军讲武堂称为“革命熔炉”,陆军讲武堂在国内外具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被誉为“百年军校,将帅摇篮”。


微信图片_20210222092847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


      现存云南陆军讲武堂主体建筑为中西合璧的走马转角楼,主体建筑采用传统民居的“人”字形梁架结构,屋顶覆盖灰瓦,高度错落有致。云南陆军讲武堂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区位优势,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015

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的西南联大旧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1938年在昆明建立和命名的。当时,昆明偏远、落后、穷困。梁思成夫妇设计了联大校舍,却因无钱建设,方案一改又改。而建好的简陋校舍,又在日军飞机的轰炸中,多有毁坏。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105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


      专家学者们被西南联大的历史感动,称这是一段独特的国家记忆。西南联大的故事,承载了爱国情怀,是一种为国家为民族保存传承知识文脉的爱国精神。


抗战胜利纪念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221

抗战胜利纪念堂


      抗战胜利纪念堂建在原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1944年动工兴建,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并由卢汉撰写了“抗战胜利堂碑记”。195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决定改“抗战胜利堂”为“人民胜利堂”。2008年“ 人民胜利堂”更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堂”。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310

抗战胜利纪念堂


      云南作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在全面抗战的八年中,修筑了滇缅公路、中印(史迪威)公路,开辟了驼峰航线。抗战中大批工厂企业迁入云南,落户昆明,生产出飞机等军需、民用产品,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的进展。同时,云南组织40多万滇军将士出省抗战,牺牲巨大,战功卓著。


昆明卢氏公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427

昆明卢氏公馆


      卢氏公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云南起义的领导者、原云南省政协主席卢汉的住宅。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515

昆明卢氏公馆


      卢氏公馆系两层,砖墙、木屋架,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屋顶为陡坡影山平瓦,侧面皆为正三角形,具有明显哥特式的风格。红瓦白墙,配之以灰色边框线条,和谐而美观,是一幢采用新技术来满足新功能和创新形式的近代优秀建筑。


昆明聂耳故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627

昆明聂耳故居


       昆明聂耳故居就坐落在原云贵总督府前的官道、现在的甬道街上73、74号。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去昆明行医,在昆明甬道街租用一间铺面开中药铺“成春堂”。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713

昆明聂耳故居内的收藏品


      1912年2月15日,聂耳出生于此,他的童年也基本在这里度过。18岁时,聂耳离开云南去到上海,开始步入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阶段。1935年,根据田汉歌词创作出的《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虽然从此他再也没能踏上重返故乡的归途,但与昆明的回忆、昆明带给他对音乐的感知与才华,伴随了他的一生。


昆明朱德旧居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824

昆明朱德旧居


      昆明朱德旧居有两处,相距不远,坐落于昆明市华山西路水晶宫红花巷四号和小梅园巷三号。红花巷四号为木结构硬山顶中式建筑的四合院,坐北向南,建筑面积为380平方米,正房为二层楼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厢房各三间,倒坐五间。


微信图片_20210222093929

昆明朱德旧居


      小梅园巷三号系朱德亲自布局设计的带花园中西式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院,坐北向南,建筑面积566平方米,正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题名“洁园”,他在此潜心研读革命书籍,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中共云南地下党旧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4117

俯瞰中共云南地下党旧址


微信图片_20210222094201

中共云南地下党旧址内景


       中共云南地下党旧址,位于昆明市五华区护国街道办事处青年路社区节孝巷。1926年11月7日,一批中共党员秘密聚集在此,召开云南地下党第一次党员会议,建立了中共云南特别支部,为云南播下了革命火种。


闻一多殉难处

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4329

闻一多殉难处纪念碑正面


      闻一多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著名教授。1946年7月11日,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被害圆通街,全国震动。7月15日,闻一多大步走进云南大学至公堂,在悼念李公朴大会上作了历史上著名的“最后的讲演”。下午4时许,闻一多和儿子闻立鹤相伴回家,就在离家十来步之处,被特务枪杀。


微信图片_20210222094429

闻一多殉难处纪念碑背面


      1986年7月15日,李闻惨案40周年之际,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委员会在闻一多牺牲的西仓坡宿舍前,建立了“闻一多先生殉难处”纪念碑。


潘琰、李鲁连、张华昌烈士殉难处

纪念碑

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4622

潘琰、李鲁连、张华昌烈士殉难处纪念碑


      潘琰、李鲁连、张华昌烈士殉难处纪念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龙翔街道办事处凤翥社区龙翔街137号。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为镇压爱国学生运动,派军警包围有民主堡垒之称的西南联大校园,其中有一特务向联大东院院门内掷手榴弹,将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炸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


      1997年旧城改造中拆除了原联大师院女生宿舍,将碑亭移至右边重修碑亭加以保护。碑为青石质,高1.5米,宽0.80米,正中书一二一惨案潘琰、李鲁连、张华昌三烈士殉难处。


李公朴殉难处

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微信图片_20210222094759

李公朴殉难处纪念碑


      李公朴殉难处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圆通街1号,占地面积6平方米。碑身系石质,长100厘米,宽30厘米,厚12厘米,刻有“李公朴先生殉难处”八字。李公朴是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和云南省支部执行委员、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战士,闻名中外的抗日救国“七君子”之一。


      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先生偕同夫人张曼筠女士乘公共汽车返回住所,在青云街车站下车后沿学院坡左侧斜坡小巷行走,遭尾随多时的国民党特务枪杀。由于伤势较重,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5时20分牺牲。李公朴先生为民请命,壮烈牺牲,其事迹对我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红军长征过厂口纪念碑

一般不可移动文物


      红军长征过厂口纪念碑座落于五华区西翥街道办事处厂口中学,位于昆明市西北面。1935年4月,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经啊子营——厂口——富民的路线长征经过厂口。


Copyright © 2012-2021 www.kmwh.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昆明市五华区科学技术和工业信息化局

联系我们 地址:昆明市五华区华山西路1号五华区区级机关办公大楼

技术支持电话:0871-63632514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5301020002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622号

备案号:滇ICP备05009273号-1